2024数据要素发展大会在杭州召开

11.jpg

10月23日,2024数据要素发展大会在浙江省杭州市高新区(滨江)召开。本次大会以“激发数据要素新价值 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为主题,邀请来自政府、高校、科研机构、代表企业的领导和高级别专家开展有深度的专业对话和内容分享,发布高质量成果,推动产学研交流互动。

本次大会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杭州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联合主办,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大数据技术标准推进委员会、中国数谷联合承办。中国信通院与杭州高新区(滨江)合作共建的“数据基础设施评测中心”和 “数据要素联合创新中心”在大会主论坛上揭牌。未来,中国信通院与杭州高新区(滨江)将重点方面围绕数据基础制度、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数据产业生态培育等开展合作探索。

中国信通院总工程师敖立表示,数据作为形成新质生产力的优质生产要素,以其独特的价值增值方式促进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提升全要素生产率。近年来,中国信通院持续深耕数据要素领域研究。在政府支撑方面,始终坚持“国家高端专业智库”定位,重点支撑《关于加快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的意见》《“数据要素×”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和数据基础设施等数据相关政策编制。在产业促进方面,深入开展公共数据授权运营设计规划、数据资源价值评估、数据商培育等工作,促进产业数据价值释放。未来,中国信通院将持续在数据要素机制构建、数据资源开发利用、数据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推动数据要素市场建设和产业发展。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央网信办专家咨询委员会顾问沈昌祥围绕“构建自主可信计算新生态 促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进行了专题分享。沈院士指出,构建一个繁荣与安全的数字生态,不仅能够促进数据要素的高效流通与市场繁荣,还能确保数据安全和市场秩序。

中国工业经济学会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授江小涓就“推进数据市场建设中的几个重点问题”进行了主旨演讲。她指出,数据要素的生产和使用、数据的交易和流通、公共数据的开放开发以及数据跨境流动和治理是当前需要重点关注的四个方面,并围绕如何鼓励企业共享数据、平衡新老企业的数据权益、推动数据交易和流通的多种形态、以及公共数据的开放与开发进行了深入的阐述。

中国信通院云大所所长何宝宏解读了数据要素蓝皮书(2024年)研究报告,并从国际发展概况、数据要素高质量供给、数据要素创新应用、数据管理体系建设、数据产业探索方向五大方面分析了我国数据要素发展的总体态势,探讨了各方面仍然面临的具体难题。

北京交通大学信息管理理论与技术国际研究中心(ICIR)教授张向宏以“数据产业及其新构成、新特点、新趋势”为主题,厘清了数据产业的涵义、主体、构成和特点,并分析了数据产业的现状、问题和未来趋势。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教授黄丽华以“数据市场培育的现状与展望”为主题,从数据供给方、数据需求方分析了数据市场培育的现状,并对我国数据流通现状初步判断与展望。

中国人民大学数据要素研发中心负责人杨东分享了“数据要素研发方法创新与案例”,针对数据要素技术研发和服务体系机制创新、数据要素金融产品与服务实践进行了说明。

中国信通院云计算与大数据研究所副总工程师闫树发布并解读了《公共数据授权运营发展洞察(2024年)》,围绕公共数据顶层设计、制度体系,公共数据授权运营模式、平台建设、应用赋能等方面进行了现状分析,提出公共数据授权运营全流程规范化亟需实现、供需对接程度仍应强化、产品服务开发仍需升级、收益合理分配有待探索等难点,并从机制、生态、基础设施等层面解读了接下来的推进要点。

中国信通院云计算与大数据研究所袁博副主任就数据技术与基础设施发展观察与成果解读,介绍了数据技术与基础设施的最新观察,解读了隐私计算安全能力分级、跨平台互联互通、匿名化技术、数据使用控制与数据空间、可信数网等方面的标准进展。

中国信通院、中国电信集团数据发展中心、中国移动大数据中心、联通数字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电子数据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数据空间技术与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下一代互联网国家工程中心、未来网络集团、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数据空间研究院、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蚂蚁密算科技等行业代表单位共同启动数据技术与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行动,将致力于促进相关数据技术和基础设施的路线和方案的互联互通,搭建多方参与的产学研用合作交流平台,更好推动数据要素价值释放。

本届数据要素发展大会齐聚了众多业内专家共同探讨数据要素的最新发展情况,分享了最新研究成果,为数据要素行业发展进一步明确了方向。未来,中国信通院将围绕数据制度、数字经济、数据基础设施、数据产业等重点领域,联合业界共同开展政策制度、标准规范、产业发展和生态建设创新研究和实践,不断释放数据要素价值红利,促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